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技術服務 >> 防爆紅外對射技術架構:防爆與探測的雙重突破
防爆紅外對射技術架構:防爆與探測的雙重突破
發布日期:
2025-07-17
瀏覽人氣:
14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某油氣田集輸站,一臺維安達斯防爆紅外對射探測器正以±0.5°的精準角度守護著關鍵設備區。其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形成的四道隱形紅外警戒線,可穿透120米距離的沙塵暴,當有物體遮擋時,0.1秒內即觸發三級報警信號。這種專為爆炸性環境設計的安防設備,已成為石油石化、軍工制造等高危行業的安全標配。
一、技術架構:防爆與探測的雙重突破
防爆紅外對射的核心在于將主動紅外探測技術與本質安全防爆設計深度融合。其技術突破體現在三個層面:
防爆箱體設計:采用Q235B碳鋼鑄造的隔爆型箱體,通過IP67防護等級認證,可承受內部爆炸壓力而不引燃外部環境。箱體內置溫度傳感器,當環境溫度超過T6組別(135℃)時自動切斷電源。
紅外探測模組:配合非球面廣角鏡頭,使光束發散角控制在±2°以內。接收端搭載雪崩光電二極管(APD),靈敏度達-50dBm,可捕捉0.1lux微光環境下的紅外信號。
智能抗干擾系統:內置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可根據環境光強度動態調整接收閾值。在80,000LUX強光直射下,仍能保持0.01%的誤報率。
二、性能進化:從基礎防護到智能預警
現代防爆紅外對射已實現五大性能躍升:
多光束協同防御:主流產品配置2-4光束,形成立體防護網。四光束型號可實現1.8米高的防護高度,有效防范攀爬入侵。
環境自適應能力:通過溫濕度補償算法,在-40℃至+70℃環境中保持探測距離穩定。在青海油田的實測中,設備在-35℃低溫下仍維持98%的探測效率。
防破壞機制:當接收端電源線被剪斷時,內置備用電池可支持30分鐘持續報警,并通過無線模塊發送定位信息。
遠程調試功能:支持通過手機APP調整光軸角度,在50米距離外即可完成±10°的垂直校準。
防爆等級全覆蓋:產品通過Ex d IIB T6 Gb認證,可適用于氫氣、乙烯等ⅡB類爆炸性氣體環境,溫度組別覆蓋T1-T6全范圍。
三、行業應用:全場景的安全守護
石油石化領域:在中石化鎮海煉化項目,防爆紅外對射與激光對射組成混合防護系統,實現儲罐區、裝卸區、管廊帶的三級防護。系統上線后,非法入侵事件減少92%。
軍工制造場景:某航天科技集團的防爆車間采用四光束型號,配合防拆傳感器,有效防范技術資料泄露風險。其0.2秒的響應速度滿足軍工級安防要求。
糧食倉儲應用:在東北某大型糧庫,設備通過特殊設計的防蟲網罩,在保持通風的同時實現防鼠功能。系統運行兩年間,糧食損耗率從1.2%降至0.3%。
新能源產業:寧德時代某鋰電池工廠采用防爆紅外對射與熱成像攝像機聯動方案,當檢測到異常溫升時自動觸發噴淋系統,將火災響應時間從5分鐘縮短至30秒。
15221174160
15221174160
15221174160